回到原點

國中一年級加入的社團是文藝社
指導老師開出王鼎鈞先生的二本寫作入門書:《文路》、《講理》
鼎鈞先生是我第一位接觸的當代文學家
當時也是校園民歌流行的風潮時期
李建復出版《龍的傳人》專輯(註1)
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專輯中的〈忘川〉一曲
歌詞創作附註是改編自王鼎鈞先生的文學作品《靈感》(註2)

〈忘川〉的意境深潛
是很美、很深的文學與音樂作品
很能引人入勝細細思索
原作與改編的版本略有差異--
王鼎鈞先生的原作:
有一條河,名叫「忘川」,人喝了河裡的水,會把什麼事情都忘掉。
有一個湖叫「憶湖」,人若喝了湖裡的水,會把一切事情都想起來。
我帶著兩瓶水走路,走遍世界。
然後我喝那瓶憶湖裡的水,把所有的經歷溫習一遍,
再喝忘川裡的水,把一切忘得乾乾淨淨。

靳鐵章改編音樂的忘川版本:
有一條小河叫忘川,喝了川水就忘了一切,忘了一切, 也忘了自己。
有一條小河叫記川, 喝了川水就記起一切,記起一切, 也記起自己。
喝一口來自那忘川的水, 再喝一口來自那記川的水, 忘了一切又記起一切。

王鼎鈞先生的文學作品影響我甚深
我從鼎鈞先生的文學裡不僅看到文學
也學習到人生的成長與處事的哲學
「傳家有道惟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
「桃花太紅李太白,詩書可讀史可法」
多年我將這二幅對聯隔年輪流張貼
便是來自鼎鈞先生的文學風格

近幾年台灣的出版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現代文學書籍銷售每下愈況
爾雅出版社的隱地先生感嘆
文學出版社愈來愈不容易經營生存
現代人愈來愈不在乎文學

文學出版市場的式微
網際網路的興起
新世代發明了「火星文」
從創意角度優點是新奇且吸引人的
缺點則是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國文基礎能力

去年《民歌30.一千個春天》演唱會
重新聽到靳鐵章的作品〈忘川〉
時光拉回二十多年前
年少單純聽歌與中年世故聽歌的心情真的是不一樣了
或許該遺忘的就該徹底遺忘
該惦記的就得一輩子牢牢銘記在心
一輩子到底有長呢?
沒有標準答案吧!我想

註1:音樂《龍的傳人》專輯.李建復/主唱.李壽全/製作(新格唱片/1980)
註2:文學《靈感》王鼎鈞/著(初版1978作者自印/增訂版1989爾雅出版社)

回到相遇,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