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國片出現新的契機
今年出現二部叫好又叫座的好電影
繼魏德聖的《海角七號》之後
再進電影院觀看楊雅(吉吉)的《囧男孩》
看完心底五味雜陳
開始重新尋找生命的出口
《囧男孩》訴說二個弱勢家庭小孩的童年故事
這二個調皮搗蛋、好出風頭
讓老師無比頭痛的問題學生
整天作著不切實際的白日夢
二人以特殊的生活方式成長著
班級導師不堪二人長期的興風作浪
處罰每天放課後禁閉於學校的圖書館
體育老師戲謔二人是詐騙集團
分封為「騙子一號」與「騙子二號」
騙子一號在圖書館大量閱讀吸收課外讀物
不僅成了說故事的高手
還會自以為是地竄改世界著名童話的劇情
騙子二號成為一號的忠實聽眾粉絲
不斷提出許多無理頭的問題與一號深度互動
二人天命樂觀無窮的創意
幻想著有一天會抵達不用作功課的「異次元空間」
一號與二號的童年都是失調的親情
一號的父親精神失常、母親離家出走
二號隔代教養,自幼由祖母撫育
二人同是殘缺的家
個性上建立起互補性的革命友情
一號心儀同校的女同學
便託二號代傳口信
二號沒有完成使命
反問剛喪母後的女同學
為何像貞子一樣,每天面帶微笑
二號離開之後,女同學一轉身
微笑的稚臉淚水滾落……
直到女同學即將轉學
找到二號家與二人告別
卡片上的文字揭開謎底
──只要記得微笑,就不會害怕了
離別最後的下午
三人童真作著龍捲風的夢想
在十隻電風扇的狂風之下
三個小孩彷彿真的都到了異次元世界
開心快樂的躺在一起,天真無邪地笑著
故事的進展急轉直下
二人的友誼信任出現破裂
冷戰開始
二人不再相濡以沫,個自開始沒有溝通孤單的生活
一號找不到可以聆聽故事的忠實聽眾
二號再也沒有人說故事滿足他發問的欲望
二人都後悔當初的絕裂
一號為了挽回友情
衝撞違反了正常的體制遭受法律制裁
當影像出現二號抱著一號精神失常的父親
父親指著胸口怯懦地咆哮「痛,痛,痛……」
戲院黑暗之中,我再也忍不住情緒崩潰
眼淚直落,一直到幕落……
因為故事與自己的童年成長經驗太相似
看到一號鑄下的大錯
生命的無助感一股冰涼湧上心頭
彷彿自己又重回六歲失去父親的記憶
童年的傷痛何其沉重與脆弱
我以為四十歲之後的我已經夠堅強
原來,我仍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年輕的楊導的功力火候夠
沒有直接以憤世嫉俗的方式來批判
也不以勵志的刻版模式說故事
而是選擇用喜劇的方式來呈現
這樣接近荒謬的手法,渲染的力量卻更為憾人
尤其自己從小就是單親的小孩
很能體會二名小騙子的童年心路歷程
特別值得一題的
二名童星的表現可圈可點
生動自然,完全沒有「演」戲的斧痕
加上王登鈺手工繪製幾段富有異次元感覺創意的動畫
整部電影的深度顯得耐看、真誠
人生儘管過了不惑,還是需要勇氣的
《囧男孩》帶來的感動與反省
面對童年留下的一些陰影課題
影片中女孩手寫的文字提醒著我:
──只要記得微笑,就不會害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