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點

近來天災人禍頻傳、政經局勢動盪不安
心情極悶的低潮中
抽空前去戲院觀賞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
看完後心靈一片冰清玉潔,豁然開朗
體悟到這片土地仍然蘊藏無限的生機

五年前就讀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時
魏導曾任系所外聘電影業界的視聽製作老師
可惜當時無緣選修魏導的課
因為欣賞過《賽德克巴萊》五分鐘的預告片
對魏導的才華早有極深的印象
當時計劃以網路集資募款籌拍《賽德克巴萊》莫那魯道的故事
最後仍因資金的不足而告流終
記得當時收到通知募款轉捐其它公益機構的電子郵件
魏導的電影之路和國內其他的導演一樣,一路走來坎坷
五年後,再見《海角七號》時的驚艷
這部電影就像生命的情書
細細娓娓道盡滄桑後的回甘滋味

《海角七號》以魔幻寫實的文學手法作為鋪陳
穿梭在古今中外壯闊的大時代裡
從視覺及聽覺豐富的呈現中
必定發費了不少的資金
日據時代遣返日本在臺僑胞的大場面
以及航行大海中遣返的海艦模型
可以了解魏導在細節的用心
如史詩的波瀾悲壯
詳實的考據
增添了電影溫度的真實感

這齣戲以小人物的奮發生活為主軸
看見各式各底層的市井小民
除了本分的工作之外
還有對理想的堅持:
國寶級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
具有流氓性格的草根本土政客
公務基層的原住民交通員警
與老闆娘有曖昧關係的機車黑手
客家的勤儉酒莊業務員
外地觀光飯店進駐的資本家……
再加上從台北歸鄉的失意落魄歌手
及日本不得志的傳播女翻譯員
多樣的族群融合,七色的彩虹
娛樂之中更襯托出人文的深刻
通俗的劇情,刻劃出真實的生活模式
有歡笑有哭泣、有失望也有希望
有友情的關懷、有親情的容忍
更有驚天動人的愛情
魏導是真的放了真感情
《海角七號》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

音樂在《海角七號》是極重要的元素
雖然片中音樂的著作權分散在各個唱片公司
發行電影原聲帶的困難度極高
但個人還是很希望能有發行原聲帶的機會
未觀看電影之前
初聽范逸臣的新歌並無太大的感動
看完電影後對歌曲的感受力明顯加分不少
也祝福這位臺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的學長
個人最喜歡的音樂部份是
小少女在擁擠的電梯間
旁若無人、視若無睹自在哼唱:
「你若去劈腿,就去死一死」
簡單的清唱,卻有很不俗的效果

幕落之際,當老阿嬤發現木盒裡的照片與情書
鏡頭焦點聚焦為戰敗日僑海艦回鄉的回憶
年輕的少女佇立港口引頸盼望
在最終四目相望的絕望中
七封以生命寫成的情書
高潮中畫下句點
前代的傳奇雖然結束
現代的故事卻才剛剛萌芽
流傳的是永無止盡的信任與期待

觀看完《海角七號》的第一點念頭
就是──很好看
真的非常好看
好看的《海角七號》締造成功的賣座票房紀錄
這也是生命的奇蹟、成功的開始
未來,我期待魏導的《賽德克巴萊》

回到相遇,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