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設計理論課程:
《商業設計概論》與《設計史》
授課的教授是蔡綺老師
回想當初新生入學
理論課雖然沒有課後作業的壓力
但蔡教授負責嚴謹的教學態度
不認真的學生若想以「混」的學習態度
通常會得到被當重修的結果
我們班是夜間部
不少同學已有社會工作的經驗
知道理論的部份雖然無形,但很重要
這二門課程不少同學修的很認真
還記得林季誼在設計史的期中考
得到一百分的滿分紀錄
更記得小玉勤作筆記提供大智考前準備
結果考後大智的成續還勝過小玉的趣事
高中美工科時代,當時二本擲地有聲的雜誌:
《雄獅美術》與《人間》
雖然這二本雜誌皆已停刊,但影響深遠
蔡綺教授早年就曾任《雄獅美術》的美術編輯
上課時偶而聆聽老師談及赫塞的《流浪者之歌》
心靈昇華起不斷奔流的生命長河
蔡綺教授對《新藝術》的研究很透徹
曾前往歐洲實地研究考察
欣賞這些幻燈片如臨現場
再細聽老師講述慕夏、高弟……的傳奇
理論不再枯燥索然無味
而是一種真實的生命
及至後來慕夏的作品來臺展覽
觀賞時的體會更加入木三分
大四的廣告設計是分組重點科目
授課的老師分別是蔡綺、李新富老師
二位老師都很優秀
尤其李新富老師從未教過我們班
亦是系上的明星老師,很具吸引力
後來我決定選修蔡綺老師的課
嘗試從理論到實務的一貫教學
或許早在一年級即熟識老師的教學風格
廣告設計課修的雖不輕鬆,但很愉快
我和廖孟宏、余維寧、張恆造、沈筱芸同組
按著老師的教學進度
一步一腳印,踏實地學習
一同作業,也一同成長
參加時報廣告金犢獎
我們南下北港朝天宮
執行廣告影像的拍攝
規劃視覺識別作業
一夥西赴臨海的大甲小鎮
進行資料的田野調查
回程順道還一遊清水休息站
並帶回伴手禮大甲酥餅和班上共同分享
作業沉重的壓力,化為人生一段美好的記憶
去年在耕讀園巧遇蔡教授
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在遠處不禁興奮地向老師問好
從理論到實際
從耕耘到收穫
學習真是件幸福的事
尤其是遇到了優秀的師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