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百花凋謝的日子
我將歸來開放」
李敖獄中歸來自我期許的詩句
帶著淒絕卻不失望的美學
渡過生命的第四十一個春季
迎接生命茂盛的夏季
年少時的擇善固執與憤世嫉俗
經過現實社會的一些挫折之後
漸漸變得冷漠而麻木不仁
退步的人生,我選擇逃避的消極態度應對
這樣的日子並不難過
只是我自問自己
自己究竟來自何方
又要往何處去?
十五歲閱讀平路早期的中篇小說《椿哥》
書中的主角──椿哥
個性善良而懦弱
任由親情的牽繫,犧牲自己的未來
親人們踩著他的頭一路往上爬
他卻始終沒有得到親人,甚至是親父真切關愛的眼光
他成就了家族的榮耀光芒
自己卻孑然一身孤寂到老
他沒有反抗也沒有吶喊
只是默默背負著命運的枷鎖
徹底的奉獻與付出
沒有任何的回報
四十歲再讀《椿哥》
已不似年少時義憤填膺
讀著讀著不禁掉下淚來
我好像體悟無理的世事
是歲月讓我低下頭來
重新檢視成長的歷程
楊弦的歌《歲月》唱得痛入心扉:
從小到大立下許多志向 多少披星戴月的夜車路
多少考試 多少窄門 多少遙遠的異鄉路
愛情來又去 空留回憶 親朋難相聚 多少生別離
多少煩惱 多少牽掛 此心何時 才能歇息
幻想著有一天我已離去 去尋找恆河舊墟的歷史
在那雪山和荒野裡沉思
從哪裡來 往何處去 從哪裡來 往何處去
我還在尋找人生的答案
我還在等待生命的感動
我知道自己並未全然放棄理想
或許走出心靈的囹圄之後
「當百花凋謝的日子
我將歸來開放」
|